紫葉矮櫻嫁接繁殖及蟲害防治技術。
2019-09-25 來自: 蘭州綠洲苗木農民專業合作社 瀏覽次數:179
紫葉矮櫻為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具有耐旱耐寒、耐土壤瘠薄、抗風蝕、適應性強等特性,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園林綠化的優良彩葉樹種。蘭州市西固區綠洲苗木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您專業講解如何嫁接紫葉矮櫻。為了加快紫葉矮櫻苗木繁育,蘭州開展了山杏作為砧木嫁接紫葉矮櫻繁殖研究,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將該技術介紹如下。
1 砧木培育
1.1 種子處理
選擇成熟度高、種仁飽滿、的山杏種子,放到涼水中浸泡3-5天,等種仁完全吸水達到飽和后,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分鐘,然后撈出混拌三倍種子的河沙,拌入適量的水。在背陰空地的地方挖一個深80cm、寬100cm的土坑,下面鋪20cm后的河沙,將攪拌好的種子放入坑內,坑內留30cm用濕沙封好,每間隔1m,用秸稈或草捆成1束,倒插在混沙的種子里,這樣有利于通氣。做好這些后,在上面蓋好秸稈,防止透光,大約喲啊貯藏120-150天。
1.2 播種育苗
在4月份低溫達到10度時開始播種,播種前將種子放在背風向陽的地方催芽,當有30%的種子破殼開裂時即可播種,每畝地播種量為80kg。播種時要均勻將種植點播在溝內,然后覆土1.5-2cm,用碌碡壓一遍,最后進行大水漫灌。等土壤稍微干些后,用鐵耙子把表土松口1-2cm,這樣可以保墑,提高地溫,又能有利于種子發芽。
在苗期要加強土壤、灌水、施肥管理,促進苗木生長。等第二年樹干粗度達到0.5cm時,就可以進行嫁接了。
2 接穗采集與處理
在3月份采集種條,種條選取1年生,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萌芽飽滿的枝條。將這些枝條按50根捆成一捆,然后貯藏在濕河沙中。貯藏種條選在冷涼、晝夜溫差小、背陰的地窖。嫁接前一天,將提前貯藏的種條在水中浸泡2小時,吸收水分,將釆集的種條剪成10cm長的接穗,頭部蘸接蠟封閉剪口,這樣可以降低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
3 嫁接
將粗0.5cm以上的山杏砧木,在離地面15cm的地方平剪,將剪斷的砧木用嫁接刀在剪口處從下向上削長3cm的馬耳形削口,然后在馬耳形削口1.2cm的地方,斜向下橫切0.3cm的切口,選取粗度相近的接穗,在下方由上到下削3cm長的馬耳形削口,在削口1.2cm的地方斜向上橫切深度0.3cm的橫切口。削好后把接穗和砧木橫切口進去,接穗和砧木的皮層對齊嫁接在一起,然后用嫁接專用塑料帶包扎。
4 嫁接后管理
4.1 抹芽
紫葉矮櫻嫁接15天后進行一次抹芽,一次抹芽過了20天后,進行第二次抹芽。兩次抹芽后,紫葉矮櫻會萌發3-5個分枝。第二次抹芽20天后,解除嫁接時包扎在砧木上的塑料帶,以塑料帶勒斷嫁接成活的紫葉矮櫻。